国产精品自在拍首页视频,免费AV手机在线观看片,精品丝袜国产自在线拍小草,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

麥肯咨詢在線客服
麥肯咨詢微信公眾號

微信掃一掃,添加麥肯咨詢微信公眾號

聯系我們
 客戶熱線
0871-63179280
 地址
昆明市永安國際大廈33樓01室(穿金路小壩立交北側)
 傳真
0871-63179280
宋志平:為什么很多企業很難做強做大?原因出在這里
來源 Source:昆明麥肯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日期 Date:2020-05-25        點擊 Hits:2982

 

宋志平:為什么很多企業很難做強做大?原因出在這里

行動教育?

為什么很多企業,很難做大做強?

為什么很多企業,平時沒做錯什么大事,某天突然就不行了?

本文中,行動教育【校長EMBA】宋志平老師,曾帶領兩家央企雙雙進入世界500強的他,從自己的親身經歷出發,與大家分享,企業不能做大做強一大核心原因——資源整合。

宋志平:為什么很多企業很難做強做大?原因出在這里

?


作者:宋志平

編輯:陳頂天

?

資源整合,企業做大做強的重要途徑

這些年,因為主持了很多整合事宜,我被冠上了“整合者”的名號。我的想法是,做大企業不能單靠自我的原始創造和積累,還要立足于資源整合,就是“沒有槍、沒有炮,別人幫我們造”。在今天的資源社會,企業無限多,智慧無限多,故事無限多,做企業最好的方式就是資源整合,發揮資源集聚效應。

這其中蘊含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道理:環境變了,企業的成長方式也必須改變。

按照經典的企業成長理論,企業的成長往往是內生式成長,關注的是如何讓企業內部資源得到最大的發揮,如何依靠現有資產和業務,實現銷售收入和利潤增長。

而在經濟全球化、經濟轉變發展方式的今天,企業除了關注內部,也要關注系統資源的集成能力與優化能力,關注存量整合形成的資源集聚效應和綜合價值的提升。

學物理、學化學的都知道什么叫臨界體積,放射性元素堆到一定體積時就要發生鏈式反應,釋放出巨大能量。做企業同樣如此。當資本、技術、人才等各種資源聚集到一起時,就會產生集聚效應,一切源于你的想法。

如果不去找資源,一切都是關上門完全靠自己做,兩耳不聞窗外事,那么費了很多勁兒,吃了很多苦,最后卻可能沒有效果。

記得在2005年的中國建材集團工作會議上,龍永圖講了一句話:“今天的社會競爭,不在于你擁有多少資源,而在于你整合資源的能力?!边@句話很精辟,也很到位。

資源整合是企業做大做強的重要途徑。像在建材行業里,丹麥的史密斯公司有130多年的歷史,100多年前就在唐山建了啟新水泥廠的回轉窯,啟新由此成為中國第一家出口水泥的工廠。

與發達國家的百年企業相比,中國企業尚處在起步階段,等著小企業一家一戶地發展起來再到市場上競爭,就會失去先機。

從產業到產業與資本的結合,再到產業、資本與資源的結合,這一次又一次驚險的跳躍,是大企業必須面對的挑戰。從中國建材和國藥的實踐來看,資本運營也好,聯合重組也好,管理整合也好,集成創新也好,其核心都是先找到資源,把資源聚集起來,然后找到資源整合的辦法,把各種資源有效地整合在一起,這是企業成長過程中一個最根本的東西。

實踐證明,整合優化是過剩行業走出困局、企業實現快速成長的有效方法。有哈佛大學學者把這種成長方式命名為 Growth in China,即“中國式成長”,也有人稱之為“宋志平模式”,認為這一模式能復制到鋼鐵、化工等行業。

?

資源整合,我用了“三盤牛肉”

在建材行業,中國建材重組南方水泥時進行的汪莊會談幾乎人人皆知。

2007年的時候,浙江水泥行業成為全國的價格洼地,由于產能嚴重過剩,幾百家水泥廠群雄混戰,競爭異常慘烈,行業整體虧損。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建材準備組建南方水泥,首要的就是爭取到浙江水泥公司、三獅水泥公司、虎山水泥公司、尖峰水泥公司四家大企業的支持。

2007年4月的一天,我約了這四家企業的“掌門人”到杭州西湖旁邊的汪莊飯店喝茶。我心中十分清楚,中國建材要打造南方水泥,面前的幾位缺了誰都不行。

這四家公司當時或被其他競購對手盯著,或在謀求自身改革,說服它們加盟中國建材無異于“虎口拔牙”。我們不得不背水一戰,擺下這次違反常規的茶局。

喝茶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場深入溝通的過程,我把中國建材的戰略、文化,以及重組后給大家的條件都講得清清楚楚而且是和顏悅色地講,讓大家都能聽進去。

我對他們說,即使你們引入了四個新的戰略伙伴,也只是聘請了四個“雇傭軍”,還是在打仗,浙江的情況不會好轉,只有大家聯合起來才能達到市場健康化的目的。

管理大師約翰?奈斯比特在《定見》一書中有一句名言:“變革,就要端出牛肉?!焙锰幨鞘裁矗H馐鞘裁?,要顯而易見。在汪莊會談的談判桌上,我就端出了“三盤牛肉”。

1)公平合理定價,確保創業者原始投資得到回報。

2)給民企創業者留有30%的股份。過去民營企業股權100%是民企老總的,但可能虧損活不下去,加入中國建材后,通過管理整合與企業協同,雖然他們只占30%的股份,但有了利潤,實現了利益共享。

3)對那些有能力、有業績、有職業操守的創業者給予充分信任并繼續留用,吸引他們以職業經理人的身份加入中國建材。

這“三盤牛肉”很受歡迎,后來也成為中國建材推動聯合重組、發展混合所有制的重要原則。

那天的茶局擺了一整天,最終尖峰水泥的老總退掉了去馬來西亞的機票,浙江水泥退掉了意大利公司的定金,虎山水泥拒絕了化工集團,三獅水泥終止了改制計劃,四家水泥公司都決定加入中國建材。

后來一位原建材局的老領導對我說:“志平,南方這邊的人都在傳一句話一一不能見宋志平,如果見到他,他跟你說20分鐘,你就得乖乖跟他走。”

我說:“我不是神仙,這些企業家也不是小孩子,給塊糖就跟著我走,一定是我的話說到了他們的心坎上,或者說解決了他們心里的問題。”

我覺得那么多企業嘩啦啦加入我們,原因在于:一是大家本能地愿意聯合,惡性競爭讓大家苦不堪言,這是個大背景;二是中國建材有合作共贏的格局和胸懷,互利共贏的政策起了很大作用;三是中國建材有包容的企業文化。

?

資源整合背后,是戰略思維

美國橋水基金創始人瑞?達利歐著有《原則》一書。原則實際上就是原理,做企業的原理是什么?具體包括四條:第一,先定目標;第二,尋找做到目標會遇到的問題;第三,分析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第四,把這件事做成。

這些觀點和我的想法完全一致。為什么中國建材能夠在水泥領域異軍突起,把不可能變成可能?就是因為我們先確立了做大水泥業務的目標,之后缺資金找資金,缺技術找技術,缺人オ找人オ,企業也因此被激發出更多潛能。否則以我們當年的條件,不可能在短期內迅速成為行業巨無霸。

提到做企業,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現有的資源、技術和人員,有什么條件做什么事、有多大能力做多大的事,也就是中國人常講的“看菜下飯,量體裁衣”。

這種思路以資源為導向,雖然比較務實,但在變革時代和企業轉型時期卻不能這樣想。如果總停留于過去的思維,按部就班地發展,企業恐怕很難做大。

從有什么做什么到缺什么找什么,是先定目標再找資源的戰略思維。

今天,社會生產力進一步解放和發展,資源不再是企業發展的首要矛盾。資源并不一定都是自己的,也不能凡事都從零開始,那樣做既沒有必要,也過于迂腐,還會錯失良機。

其實,在一個資源社會、協作社會里,相對找資源而言,更難的是定目標。

這就好像學生寫論文,很多人喜歡由老師出題,輪到自己想題目就打怵。因為老師給定了題目,大方向就有了,找好資料,寫起來并不太難。難的是不知道寫什么,目標不明確,無數次推倒重來。

所以,我常跟同事講,做事情不要總盯著眼前的既有資源,做企業不怕沒有資源,就怕沒有目標。

企業的發展目標和資源配置其實都是戰略問題。由于資源的稀缺性和可選擇性,企業往往要根據環境、機遇、自身條件和目標,將資源在不同的時間、空間和數量上進行合理分配,追求資源配置的有效性并降低成本。

因此,資源配置要從企業的發展目標來考量。企業最重要的是要樹立一個為之振奮而又有一定追求的目標,一個有吸引力的目標,一個符合邏輯的目標。

如果沒有清晰的目標,只拿眼前的資源做文章,只顧低頭拉車,只能是事倍功半。從戰略的角度看,企業如何取得成功?簡單來說就是先制定清晰正確的目標,然后努力去尋找所需資源。

當我們把缺失的東西一樣一樣找全并充分發揮資源配置的功效時,事情就慢慢地做成了。很多企業的崛起恰恰是因為最初沒有資源,在確定目標后主動去尋找相關資源,從而實現了快速發展

    <menuitem id="k6ttf"><div id="k6ttf"><menu id="k6ttf"></menu></div></menui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