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自在拍首页视频,免费AV手机在线观看片,精品丝袜国产自在线拍小草,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

麥肯咨詢在線客服
麥肯咨詢微信公眾號

微信掃一掃,添加麥肯咨詢微信公眾號

聯系我們
 客戶熱線
0871-63179280
 地址
昆明市永安國際大廈33樓01室(穿金路小壩立交北側)
 傳真
0871-63179280
戴斌: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旅游工作重要論述的理論內涵與時代意義
來源 Source:昆明麥肯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日期 Date:2018-03-21        點擊 Hits:2889

 

戴斌: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旅游工作重要論述的理論內涵與時代意義

近日,紫光閣微平臺登載了戴斌院長的文章“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旅游工作重要論述的理論內涵與時代意義”,


?作者簡介

? ? 戴斌,男,漢族,1967年10月出生,安徽固鎮人。1993年7月入黨,1989年7月參加工作,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經濟學博士,現任國家旅游局中國旅游研究院黨支部書記、院長,國家旅游局數據中心主任,華僑大學、河南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旅游學刊》副主編。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的重大判斷,并系統地闡明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深刻地回答了舉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樣的精神狀態、擔負什么樣的歷史使命、實現什么樣的奮斗目標等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提供了指導思想和行動綱領。包括旅游業在內的各行業要深刻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并在各項工作中全面準確貫徹落實。

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既要逐字逐句地學報告,同時又不能拘泥于報告本身,還要和習近平總書記一貫的治國理政理念相結合。雖然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沒有直接提到“旅游”兩個字,但是他曾作過很多關于旅游的重要論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旅游發展領域的具體體現。結合十九大精神,學習和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旅游的重要講話、指示和論述,對于促進旅游業持續健康發展,實現旅游業“十三五”規劃和“三步走”戰略目標,具有重要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新時代旅游的地位和作用將更加突出

2013年3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俄羅斯中國旅游年開幕式上的致辭中指出:“旅游是傳播文明、交流文化、增進友誼的橋梁,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個重要指標,出國旅游更為廣大民眾所向往。旅游業是綜合性產業,是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旅游是修身養性之道,中華民族自古就把旅游和讀書結合在一起,崇尚‘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旅游是增強人們親近感的最好方式。”

習近平總書記的致辭高度概括了旅游的功能和作用,深刻闡述了“發展旅游為什么”這一旅游業發展的根本問題。

(一)發展旅游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以人民為中心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的出發點和落腳點。2012年11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新一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外記者見面會上,就向世界作出莊嚴宣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指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旅游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關系。2004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就曾在浙江省旅游發展工作會議上提出:“旅游業的興起,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人民生活質量提高的重要標志。”2017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致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第22屆全體大會的賀詞中再次表示,旅游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產業。

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重要論述深刻把握了旅游業的發展規律,從經濟社會發展的高度指明了發展旅游業的根本目的。從實踐來看,在人們的溫飽問題得到解決之后,以旅游為代表的精神文化需求迅速增長。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曾有農民這樣構思理想中的小康生活:吃有肉,住有樓,還有余錢去旅游。當前,我國已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人民生活更加富裕,不僅要旅游,還要更多、更好地旅游。2017年,我國國內旅游人數達50億人次,國民人均出游率3.7次,國內旅游收入4.57萬億元;國內旅游人數和國內旅游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2.8%15.1%。對廣大城市居民而言,旅游早已成為度假首選。甚至在春節這一中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里,旅游也日漸成為新風尚,可謂回家、遠游兩相宜。越來越多的國民開始走出國門,成為拉動世界旅游增長的重要動力。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在回顧過去五年的成就時,專門提到“出境旅游人次由8300萬增加到13千多萬”,并將這個數據與“五年來,人民生活持續改善”相掛鉤。可以說,旅游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產物,也是美好生活的重要體現。

然而,我國旅游業發展還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旅游消費需求日趨多元而旅游產品有效供給不足;人民群眾休閑度假旅游需求增加而帶薪休假制度落實不到位;廣大游客期待安全、便利、高品質的旅游產品,而一些旅游市場秩序混亂、旅游水平落后;旅游發展需要綜合協調和綜合執法,而旅游管理體制改革創新相對滯后。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發展中逐步解決,才能更好地服務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這一宗旨。作為直接服務于人民美好生活的旅游業,要緊緊把握新時代我國社會發展的主要矛盾,將旅游業發展提升到新的水平,在黨領導人民創造美好生活的偉大征程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二)旅游業有助于經濟社會更平衡更充分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俄羅斯中國旅游年開幕式致辭中指出了發展旅游對于文化傳播、人際交往、經濟增長、修身養性等方面的作用。在此之前,習近平同志亦多次闡述旅游業的綜合功能。2001年,在福建省旅游發展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他指出:“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業作為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面對新的形勢,我們要充分認識發展旅游產業對優化經濟結構、牽動相關產業發展、刺激消費需求、擴大就業渠道、促進社會穩定的重要作用。”?2004年,他在浙江省旅游發展工作會議上指出:“旅游業資源消耗少、投資效益高、發展前景好,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對拉動經濟增長,調整產業結構,增加社會就業,擴大市場需求,改善投資環境,豐富文化生活,推動社會事業進步等方面都具有獨特的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重要講話對于我們認識旅游業的性質、地位和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眾所周知,我國旅游業功能定位經歷了一個歷史嬗變的過程:從建國后的外事接待,到改革開放之初的賺取外匯,到20世紀90年代末期的新經濟增長點,到200912月國務院出臺《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指出“旅游業是戰略性產業,資源消耗低,帶動系數大,就業機會多,綜合效益好”,提出“把旅游業培育成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再到20148月國務院出臺《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強調“旅游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帶動作用大”,指出“加快旅游業改革發展,是適應人民群眾消費升級和產業結構調整的必然要求,對于擴就業、增收入,推動中西部發展和貧困地區脫貧致富,促進經濟平穩增長和生態環境改善意義重大,對于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說,隨著對旅游業性質、地位和作用認識的不斷深化,我國越來越重視旅游業發展的綜合功能。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旅游越來越成為人民群眾對新時代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內容,越來越成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渠道,越來越成為美麗經濟、健康產業、幸福產業之首。新時代旅游業集中表現出以下幾方面特征:小眾旅游向大眾旅游轉變;景點旅游向全域旅游轉變;觀光旅游向休閑旅游轉變;物質滿足向精神追求轉變;邊緣產業向支柱產業轉變;接受跟從國際規則向積極主動旅游外交轉變;旅游大國向旅游強國轉變。在旅游業轉型發展過程中,我們更應該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旅游的重要論述,充分發揮旅游業的綜合功能,使旅游業更好地助力經濟社會更平衡更充分的發展。

發展旅游的主要路徑

(一)發展旅游最根本的力量來自人民群眾

“以人民為中心”的另一層含義是相信人民、依靠人民。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

習近平總書記這一理念也體現在他對旅游發展的指導當中。1993年328日,針對平潭旅游的發展,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指出:“縱觀世界,有的國家靠旅游立國,有的國家旅游業成為經濟重要支柱。因此,要教育干部群眾充分認識發展旅游業促進平潭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統一思想,統一認識。”2014515日,在了解畢節扶貧經驗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貧困地區發展要靠內生動力”,“一個地方必須有產業,有勞動力,內外結合才能發展。”在當前旅游業發展過程中,有些地方非常注重招商引資,尤其喜歡大項目、大投資、大企業,廣大老百姓卻被排除在考慮范圍之外,甚至因此產生了企業和當地居民的糾紛。對于這些現象我們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實現外來企業和當地政府、居民的共贏。例如,有的地方在旅游發展中探索出了“黨委?+?公司?+?農戶”的好做法,就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把握行業特性,全方位推進旅游業發展

發展旅游要把握旅游業特性,實現旅游業自身更平衡更充分的發展。

一是綜合性產業綜合發展。在現代經濟發展中,旅游業廣泛地涉及娛樂、餐飲、交通、文化、工業、農業、商貿、建筑等產業,是一種綜合性的經濟形態。這不僅意味著旅游具有綜合功能優勢,而且表明旅游業發展不能搞狹隘的部門主義,必須從綜合發展入手。我國旅游業長期存在“小馬拉大車”的問題。旅游行政主管部門成立較晚、權力有限,在對旅游發展這個涉及面越來越廣的領域進行管理時往往有心無力。這幾年社會上影響較大的“天價魚”、“天價蝦”等事件,單靠旅游部門是無法有效管理的。要破解上述難題,關鍵是各部門要增強大局意識,不能把旅游發展僅當成旅游部門的事情,而要看作促進經濟社會整體發展的、各部門共同擔責的事情。習近平總書記對于旅游發展的指示,很多都是在擔任地方主要領導時做出的,如早在20世紀80年代,在任河北省正定縣委書記時曾確立了“旅游興縣”思路,開創了旅游業發展的“正定模式”,后來在福建和浙江主持工作時又分別提出建設全國旅游強省和旅游經濟強省的目標,這些都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統籌考慮旅游發展的思想精髓。近年來,國家旅游局力推全域旅游,倡導“1+3+X”的綜合管理體系,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關于旅游發展的系列重要論述的結果。

二是注重品質提升,實現長遠效益。習近平同志?2001年在福建省旅游發展工作會議上指出,為建設全國旅游強省,要實施“旅游精品戰略”。2004108日,在《浙江日報》“之江新語”專欄上發表署名文章,強調“重視打造旅游精品”。2013429日在考察海南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了提升旅游品質的具體路徑:“發展高水平旅游業,要抓硬件,更要抓軟件,特別要提高服務質量,推進精細化管理,以優質服務贏得旅客的笑臉和稱贊,贏得持久的人氣和效益。”?20156月在貴州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提出:“要把旅游業做大做強,豐富旅游生態和人文內涵。”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指示把握了旅游業發展的關鍵問題,告訴我們質量就是生命力,要通過提升硬件和軟件、豐富生態和人文內涵,提升旅游發展的品質,為旅游業持續健康發展夯實基礎。

三是堅持創新與傳承相統一。2004年9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日報》“之江新語”發表專欄文章指出:“加快發展旅游經濟,建設旅游經濟強省,必須堅持創新與繼承相統一,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不斷求新、求變、求精,大力弘揚優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同年在浙江省旅游發展工作會議上再次強調:“堅持創新與繼承相統一,進一步弘揚民族文化。”

四是重視旅游規劃的作用。1993年,習近平同志在平潭調研座談會上提出要快馬加鞭地制定嵐島旅游建設規劃。2001年,他在福建省旅游發展工作會議講話中明確指出:“旅游規劃關系到旅游工作的總體部署,是發展旅游業的指針和方向。”在2004年浙江省旅游發展工作會議上,他再次強調“要完善發展規劃”。

(三)旅游發展要與生態文明建設相統一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美麗中國,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非常注重旅游發展和資源環境保護的協調。比如針對平潭旅游發展,他就曾經多次談到資源環境保護問題。1993年在平潭調研座談會上,他強調:“要愛惜、保護好旅游資源,讓人人都來保護海島的風景……不要急于求成,搞破壞性的建設。”1994年在政府平潭現場辦公會上他進一步指出:“要開發和保護相結合。好的資源景觀一旦被糟蹋了,用再多的資金也恢復不了。當前,既要有重點地開發一些景點,但更要注意旅游資源的保護,要為子孫后代負責,要對歷史有所交代。即使已經開發的,也要注意后續保護。要通過有計劃地開發,逐步地把平潭建設成為美麗的‘國家公園’。”?1999年在平潭調研座談會上再次強調:“很重要的一條就是保護好我們現有的環境。人家來這里旅游主要是來這里享受這個環境,你如果急功近利破壞這個環境,就是破壞了你的本錢。破壞資源就是自己挖自己的墻腳。所以,一定不要急功近利,竭澤而漁。要防止污染,要以保護生態為前提,要很好地規范合理開發利用,要完善旅游設施和服務配套。”在2001年福建省旅游發展工作會議和2004年浙江省旅游發展工作會議上,都專門強調了加強資源環境保護、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問題。2004109日,習近平同志在《浙江日報》“之江新語”專欄文章中精辟闡述了發展“無煙工業”也要可持續發展的觀點,指出:“旅游經濟被稱為‘無煙工業’,與環境保護沖突小,但并不意味沒有矛盾……發展旅游經濟要堅持開發與保護并重,開發是發展的客觀要求,保護是開發的重要前提。只有科學合理的開發,才能促進旅游經濟的快速發展。只有積極有效的保護,才能保證旅游經濟的健康發展。”

2005年8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安吉余村考察時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進一步揭示了資源環境保護和旅游開發利用的辯證統一關系。2013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視察時提出:“青山綠水、碧海藍天是建設國際旅游島的最大本錢,必須倍加珍愛、精心呵護。”20139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談到環境保護問題時,進一步豐富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在參加2015年全國兩會廣西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叮囑廣西的同志“一定要保護好桂林山水,保護好廣西良好的生態環境”。20155月在浙江舟山視察時再次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堅持生態環境保護的發展才是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20163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全國兩會黑龍江代表團討論時指出,黑龍江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

習近平總書記的上述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旅游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對今天的旅游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一方面,要正確理解優良的生態環境是發展旅游的重要資源。在旅游業發展早期,人們出游的目的主要是探新求異,看的是奇峰怪石、人文古跡,對于周邊環境并不是很在意。但是隨著旅游業發展到大眾旅游的新階段,人們的旅游活動從以觀光為主到觀光和休閑度假并重,生態環境對旅游發展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良好的生態環境甚至成為最可依賴的旅游資源,綠水青山、冰天雪地都成為吸引游客的核心因素,產生了巨大的經濟社會效益。另一方面,要深刻認識到旅游雖然是環境友好型產業,但過度消費同樣會對環境造成極大影響,旅游也要堅持綠色發展,改變唯GDP評價,大力倡導綠色出游,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將綠色發展貫穿到旅游規劃、開發、管理、服務全過程,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旅游業新格局,通過旅游發展的途徑保住更多的綠水青山,讓更多的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發展旅游的若干重點任務

(一)發展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是國家旅游局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的要求審時度勢提出的旅游發展新理念和新模式。2016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考察時明確指出,“發展全域旅游,路子是對的,要堅持走下去。”全域旅游的本質是立足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謀劃旅游發展,一方面注重調動、整合全域資源促進旅游發展,另一方面注重通過旅游發展融合、帶動全域經濟社會發展。當前,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以全域旅游為抓手,扎實推動全國旅游業的改革創新發展。

(二)推動“廁所革命”

廁所看似小事,卻事關民生,事關文明,牽動著最高領導人的心。2015年41日,習近平總書記專門就“廁所革命”和文明旅游作出重要批示:要從小處著眼,從實處著手,不斷提升旅游品質;要發揚釘釘子精神,采取有針對性措施,一件接著一件抓,抓一件成一件,積小勝為大勝,推動我國旅游業邁上新臺階。20157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光東村了解到一些村民還在使用傳統的旱廁,再次提出“廁所革命”有關要求,強調基本公共服務要更多向農村傾斜,向老少邊窮地區傾斜。

國家旅游局是新時期“廁所革命”的先行者和推動者。201546日,國家旅游局辦公室印發《全國旅游廁所建設管理三年行動計劃》,提出從?2015年到2017年,通過政策引導、資金補助、標準規范等方式持續推動,三年內全國共新建、改擴建旅游廁所5.7萬座,實現“數量充足、干凈無味、實用免費、管理有效”的目標。截至?201710月底,全國共新改建旅游廁所?6.8萬座,超過目標任務的19.3%,旅游場所找廁難、如廁難,以及廁所臟亂差的現象有了顯著改觀。20171121日,習近平總書記就我國“廁所革命”作出重要指示:兩年多來,旅游系統堅持不懈推進“廁所革命”,體現了真抓實干、努力解決實際問題的工作態度和作風。旅游業是新興產業,方興未艾,要像抓“廁所革命”一樣,不斷加強各類軟硬件建設,推動旅游業大發展。廁所問題不是小事情,是城鄉文明建設的重要方面,不但景區、城市要抓,農村也要抓,要把它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具體工作來推進,努力補齊這塊影響群眾生活品質的短板。為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國家旅游局提出了“廁所革命”新三年計劃,再新建和改擴建旅游廁所?6.4?萬座。

(三)發展紅色旅游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要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也正是紅色旅游的重要使命。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重視紅色旅游,多次到紅色旅游景區視察和指導工作。2013年7月,在西柏坡革命舊址重溫“兩個務必”時,習近平總書記談到了瞻仰革命圣地的意義:“對我們來講,每到井岡山、延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都是一種精神上、思想上的洗禮。每來一次,都能受到一次黨的性質和宗旨的生動教育,就更加堅定了我們的公仆意識和為民情懷。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說,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多重溫這些偉大歷史,心中就會增加很多正能量。”20167月,在參觀三軍會師紀念館時,習近平總書記就紅色旅游發展表明了自己的看法:“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一定不要追求高大全,搞得很洋氣、很現代化,花很多錢,那就不是革命傳統了,革命傳統就變味了。可以通過傳統教育帶動旅游業,但不能失去紅色旅游的底色。只有體會到革命年代的艱苦,才能使人們真正受到教育。”紅色旅游的發展要深入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精神,圍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宗旨,不冒進,不偏離。

(四)促進文明旅游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強中外人文交流,以我為主、兼收并蓄。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文明旅游和中外人文交流、國家形象傳播息息相關,習近平總書記對此非常重視。2014915日,在會見中國駐馬爾代夫使館工作人員、中資機構和華僑華人代表時,習近平總書記提到:“也要教育我們的公民到海外旅游講文明。礦泉水瓶子不要亂扔,不要去破壞人家的珊瑚礁。少吃方便面,多吃當地海鮮。”20154月,習近平總書記專門就“廁所革命”和文明旅游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像反對“四風”一樣,下決心整治旅游中的各種頑疾陋習。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國家旅游局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旅游行業文明旅游工作的指導意見》,出臺了《游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對游客不文明行為起到了教育警示和震懾作用,目前已有20余人被列入游客“黑名單”。同時制定了《導游領隊文明旅游引導規范》、《行前說明會規范》等行業標準,出臺了《導游管理辦法》,對導游行為進行了規范。各地方旅游委(局)也積極響應推動“文明旅游”相關工作。如廣東啟動文明旅游信息服務平臺建設,重慶組織了萬名導游志愿者、萬名游客志愿者、千名文明旅游觀察員等3支志愿者隊伍,為文明旅游代言。文明旅游不能一蹴而就,還需要旅游主管部門、旅游從業人員、旅游者和社會各界持久的共同努力。

(五)推動旅游外交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并提出“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為重要的民間外交方式,旅游在國際交往中的作用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關注。習近平總書記不僅積極出席國際旅游交流活動,而且在出訪和會見國外領導人的很多場合都把旅游交流作為重要議題。2017514日,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20179月,在致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第22屆全體大會的賀詞中指出,“旅游是不同國家、不同文化交流互鑒的重要渠道。”在習近平總書記的支持下,近些年來我國旅游外交事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繼前些年成功舉辦中俄、中韓、中印、中美、中國—中東歐、中墨等旅游年之后,2017年又舉辦了中瑞、中澳、中丹、中哈、中國—東盟等5個旅游年;和世界旅游組織、亞太旅游協會等國際性旅游組織的交往更加密切,發起成立了世界旅游城市聯合會、世界旅游聯盟等國際性旅游組織;不斷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旅游合作,沿線各國已經成為中國出入境游新的增長點。目前,我國入境旅游市場已經進入全面恢復增長的新通道。2017年外國人入境旅游2917萬人次,比上年增長3.6%。隨著我國出入境旅游的進一步發展以及國際旅游合作的深入,旅游行業要在國家開放新格局中,更加積極地服務國家整體外交和“一帶一路”建設,通過旅游講好中國故事,努力開創旅游對外開放新局面,用旅游業的方式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六)發展旅游扶貧和鄉村旅游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是新時代的重要任務之一,直接關系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能否達成。鄉村不僅是扶貧工作的主戰場,也是現代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鄉村振興戰略是十九大部署的七大戰略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對于旅游扶貧和鄉村旅游發展非常重視,多次進行調研。2013年在河北阜平考察扶貧開發工作時指出:“阜平有300多萬畝山場,森林覆蓋率、植被覆蓋率比較高,適合發展林果業、種植業、畜牧業;有晉察冀邊區革命紀念館和天生橋瀑布群這樣的景區,離北京、天津這樣的大城市都不算遠,又北靠五臺山、南臨西柏坡,發展旅游業大有潛力。”2015年在陜西梁家河、浙江舟山、貴州遵義、吉林延邊等調研時,習近平總書記又多次對美麗鄉村、鄉村旅游和扶貧開發作出重要指示,強調“美麗中國要靠美麗鄉村打基礎,發展生態旅游經濟、建設美麗鄉村印證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道理”,“要把扶貧開發與富在農家、學在農家、樂在農家、美在農家的美麗鄉村建設結合起來”。20171019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黨的十九大貴州省代表團討論時指出:“既要鼓勵發展鄉村農家樂,也要對鄉村旅游作分析和預測,提前制定措施,確保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

近年來,旅游業以其強大的市場優勢、新興的產業活力、強勁的造血功能、巨大的帶動作用,在我國扶貧工作和鄉村振興中發揮了重要作用。2015年7月,國家旅游局和國務院扶貧辦提出,到2020年,通過引導和支持貧困地區發展旅游使約1200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約占全國7017萬貧困人口的17%。初步估計,自“515戰略”實施以來,全國已經有超過500萬貧困人口在鄉村旅游帶動下實現脫貧。今后我們要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進一步促進旅游扶貧和美麗鄉村建設的結合,在保住綠水青山的同時促進產業發展,帶動老百姓脫貧致富。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旅游工作的重要論述深入闡述了“發展旅游為什么”和“發展旅游依靠什么”等旅游發展核心問題,是站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高度對旅游發展作出的指導,具有豐富的思想內涵和巨大的理論價值。無論是對旅游業性質、定位和功能的論述,還是旅游發展要和資源環境保護相結合、注重品質提升、重視規劃作用、堅持創新與繼承相統一等觀點,以及對旅游廁所、文明旅游、紅色旅游、鄉村旅游、旅游外交等重點工作的具體指示,都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旅游發展客觀規律的深刻把握,對我國旅游業持續健康發展和當前的改革創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旅游工作的重要論述,立足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但同時又深刻反映了旅游發展普遍規律,是站在人類文明的高度和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宏偉框架下提出的重要論述,對世界的旅游發展將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

? ??專家點評

? ?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旅游系統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如何結合旅游業發展現狀學深、學透和學實十九大精神?如何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旅游的系列重要論述為指導,謀劃大眾旅游新時代和全域旅游新格局的發展?如何在旅游外交中講好中國故事?圍繞上述問題,國家旅游局組織了機關司室、企事業單位和專家學者,通過專題學習、系統研討和支部書記講黨課等方式,加深理解、科學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內涵和時代價值,帶動全行業不斷提高興旅治旅的能力和水平。

? ? 作為旅游科研機構的基層黨支部書記,戴斌同志的黨課《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旅游工作重要論述的理論內涵與時代意義》,宣講方式生動,具有理論高度,堅持實踐導向,并結合我國旅游發展階段特征和所從事的旅游理論工作進行了認真思考和系統研究,體現了作者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學習深度。在2017年中央國家機關“黨課月”活動中被中央國家機關工委評為優秀黨課,并先后到山西省太原市、上海市奉賢區、河北旅游委開展黨課宣講,獲得大家好評。太原市委在感謝信中說,“宣講生動鮮活、豐富翔實,把冒著熱氣的十九大精神送到我們身邊”,“黨課有高度、有實際、接地氣,我們需要這樣的黨課”。

? ? 戴斌同志的黨課有理論高度。通過讀原著、學原文和深入研究,作者提出: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旅游的系列重要論述是新時期治國理政的有機組成部分,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在旅游領域的重要體現,為當代旅游發展指明了方向,是大眾旅游時代發展全域旅游的根本指導方針。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旅游工作重要論述立足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但同時又深刻反映了旅游發展普遍規律,是站在人類文明的高度和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宏偉框架下提出的重要論述,對世界的旅游發展將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 ? 戴斌同志的黨課有邏輯體系。講黨課是我黨的優良傳統,是加強黨員思想、作風建設的有效途徑。在新時期要講好黨課,特別是講好以知識分子為主要對象的黨課,就得有邏輯、有體系,而且要帶著問題學,結合實踐講。作者按照“旅游發展為什么”、“旅游發展依靠什么”、“旅游工作的重點任務”這條邏輯線,深刻闡述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旅游工作重要論述的理論內涵與時代意義。作者在深刻領會和系統掌握精神實質的基礎上講黨課,真正做到了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旅游發展的理論創新和實踐探索,值得肯定和推廣。

? ? (國家旅游局直屬機關黨委書記、副局長 魏洪濤)


    <menuitem id="k6ttf"><div id="k6ttf"><menu id="k6ttf"></menu></div></menui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