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掃一掃,添加麥肯咨詢微信公眾號
 客戶熱線
- 0871-63179280
 地址
- 昆明市永安國際大廈33樓01室(穿金路小壩立交北側)
 傳真
- 0871-63179280
 
文?/?王涵
?
本文作者為興業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王涵,授權華爾街見聞發表。
?
摘要:
1)?供給側改革:制度成本降低和市場化機制增強;
2)?企業到底什么情況?1998?VS?2015;
3)?轉型期:政策對企業成本的緩解將持續。
正文:
?
供給側改革:制度成本降低和市場化機制增強
11月10日習大大首次提到“供給側改革”后,“供給側改革”被認為是此輪改革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日益受到市場的高度關注。從概念上來看,供給側改革的內容非常廣泛,包括產能升級、簡政放權、放松管制、金融改革、國企改革和土地改革等多方面。我們認為,供給側改革仍然是三中全會強調發揮市場化力量的延續,且從近期的一些表態來看,降低制度成本或許是其中一個重要部門,這包括交易成本、各種稅費、融資成本、社會保障成本等。實際上,供給側改革仍然是服務于經濟轉型。因此,我們在下文也將當前企業的狀況與1998年轉型期間做一個比較,客觀來評估一下當前轉型期間企業的狀況。
企業到底什么情況?1998?VS?2015
?
1998年的國企改革和經濟轉型為2002-2007年經濟騰飛創造了良好的土壤。把當前企業和1998年相比的話,我們發現如下特征:
1)盡管不同口徑的結果略有偏差(上市公司、工業企業、5000家工業企業調查),但企業負債率的情況和當時的水平相當,甚至略有偏高。同時,毛利率卻低于1998年的水平;
2)費用支出的壓力較1998年顯著偏小。盡管毛利率偏低,但利潤率卻高于1998年,且財務支出/收入等均較好于1998年的狀況。我們認為,這主要是受益于三中全會以來一系列降低企業負擔的政策,包括貨幣政策寬松、針對企業的減稅政策以及減政放權等。
3)就業結構的顯著變化。首先,國企對城鎮就業的貢獻大幅降低,其次,三產對就業的吸納顯著上升。因此國企改革,以及制造業轉型帶來的就業沖擊或較1998年緩和。
4)行業結構調整已經開始,就業逐漸從煤炭、采礦等上游產業流向計算機、電氣機械和汽車等新興行業。
?
轉型期:政策對企業成本的緩解將持續
? ? ? ?從企業的狀況來看,和1998年轉型階段的一個顯著不同,是在于企業費用支出的壓力相對緩和。如我們上文所述,這得益于一系列政策的推出。比如,本周,央行開展1000億MLF并下調利率,3季度財政對企業推出了一系列減稅政策。而我們所理解的供給側改革在于制度成本下降和市場化力量增強,也將有益于企業轉型中成本的下降。往后看,我們認為貨幣寬松將持續,對于信用派生也會進一步鼓勵,財政或也會推出更多結構性減稅的政策,更多要素價格或會逐步市場化。資本市場融資功能的恢復(IPO重啟以及可能的注冊制改革)也將幫助企業更好的實現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