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自在拍首页视频,免费AV手机在线观看片,精品丝袜国产自在线拍小草,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

麥肯咨詢在線客服
麥肯咨詢微信公眾號

微信掃一掃,添加麥肯咨詢微信公眾號

聯系我們
 客戶熱線
0871-63179280
 地址
昆明市永安國際大廈33樓01室(穿金路小壩立交北側)
 傳真
0871-63179280
【國企改革】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五個關鍵問題
來源 Source: 中國證券報·中證網(北京)        日期 Date:2015-10-26        點擊 Hits:2980

 

????? ?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中國的國有企業就一直在改革中蹣跚前行。經歷半個多世紀的改革,國企改革仍成為熱點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本報告聚焦混合所有制改革,重點關注以下問題。

??????第一,現有的國企混改效率如何?那些實行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國企,是否效率一定比純國企更好?第二,如果國企混改有助于提升國企效率,那么哪種形式的國企混改更有效率?哪些領域的混改更有效率?第三,如果國企混改有助于提升國企效率,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是混改本身改善了公司治理結構,激發了員工積極性,還是因為別的因素?第四,在已有的混改國企中,員工持股是否有效率?員工持股是否會導致利益固化,引發社會不公情緒?第五,下一步國企改革的具體方向和措施是什么?我們將基于大樣本數據和嚴謹的經濟學方法,試圖回答上述五個關于國企混改的關鍵問題。

?

一、混合所有制國有企業的績效評價

??????從利潤率和生產率指標的比較結果來看,并不是所有類型的國有企業均效率低下。作為一種主要的混合所有制國企,國有控股企業的績效要明顯優于國有獨資企業。此外,盡管國有控股企業的盈利能力尚弱于私營企業,但其生產率平均而言高于內資非國有企業。

(一)利潤率

??????國有控股企業盈利能力明顯強于國有獨資企業和獨資公司,但仍然弱于私營獨資企業。根據《中國工業經濟統計年鑒》的有關數據,2013年,國有控股企業的銷售利潤率為6.62%,而同年國有獨資企業和私營獨資企業的銷售利潤率分別為4.85%和8.34%。2013年,外商投資企業的銷售利潤率為6.71%,略高于國有控股企業;其他類型企業的平均銷售利潤率為5.25%,略低于國有控股企業。

(二)勞動生產率

??????國有控股企業的勞動生產率既高于國有獨資企業,也高于其他內資企業。我們呈現了以2001年為基期進行價格調整后的各所有制類型工業企業的勞動生產率。從中可以看出,2003-2013年各年,國有控股企業的勞動生產率曲線均位于國有獨資企業、私營獨資企業和其他企業之上。2013年,國有控股企業的勞動生產率為98.62萬元/人,而國有獨資、私營獨資企業和其他內資企業的勞動生產率分別為90.47萬元/人、80.15萬元/人和71.38萬元/人。

??????此外,2009年以來,國有控股企業勞動生產率均高于外商投資企業。2009年國有控股企業勞動生產率開始超過外商投資企業。2013年,外商投資企業的勞動生產率為89.173萬元/人,不僅低于國有控股企業,也略低于國有獨資企業。

(三)全要素生產率

??????本報告基于1998-2007年工業企業數據庫,使用OP方法估計了企業全要素生產率,并得到如下基本的統計性結論:

?????1、從1998-2007年間企業的平均生產率水平來看,國有獨資與國有控股企業的生產率不僅低于外商獨資或控股企業,也低于其他類型企業。在1998-2007年間,國有獨資和國有控股企業的平均全要素生產率分別為1.28和1.36,而同一時期,外商獨資或控股企業和私營企業的平均全要素生產率分別為1.44和1.39。

??????2、分時期來看,2002年之后,國有絕對控股和國有相對控股企業的效率不僅高于國有獨資企業,而且也高于其他內資非國有企業。這種變化反映了“抓大放小”下國有企業整體效率的改善。2007年,國有絕對控股和國有相對控股企業的平均全要素生產率分別為1.57和1.56,基本不存在非常明顯的差異,而當年國有獨資企業和非國有企業的平均全要素生產率則分別為1.54和1.50。將非國有企業進一步細分為私營獨資企業、外商獨資及控股以及其他類型企業可以發現,上述各類企業2007年的平均全要素生產率分別為1.48、1.55和1.52。對比可知,除外商獨資企業生產率與國有控股企業大致持平外,其他類型企業的全要素生產率均略小于國有混合所有制企業。

??????3、國有獨資和國有混合所有制企業比其他企業有更快的技術進步速度。在1998年至2007年間,國有絕對控股和國有相對控股企業的全要素生產率年均增速分別為2.68%和1.95%,低于國有獨資企業2.89%,但高于非國有企業1.75%的年均增速。

(四)混合所有制國企的效率在不同行業、規模和隸屬關系上存在差異

??????從各工業行業的企業平均績效來看,具有高盈利能力與高生產率的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普遍位于具有壟斷性特征的行業。在利潤方面,以2013年為例。當年國有控股企業平均銷售利潤率在10%以上的行業按照利潤率由高到低排序分別為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家具制造業、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煙草制品業、有色金屬礦采選業和醫藥制造業。其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和煙草制品業都是具有典型行政性壟斷和專營特征的行業。全要素生產率的行業分布與利潤率的分布相似。根據工業企業數據庫,1998-2007年間,國有控股企業平均全要素生產率最高的前10個行業基本都屬于具有傳統國有壟斷特征的采掘業(如石油和天然氣開采)、具有自然壟斷特征的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及燃氣生產和供應業,以及具有專營特征的煙草制造業。

??????企業規模與國有企業全要素生產率之間正相關。1998-2007年間,大型、中型和小型國有獨資工業企業的平均全要素生產率分別為1.70、1.43和1.24,呈現出隨企業規模減小而遞減的變化趨勢。國有混合所有制的規模與效率之間具有同樣的分布特征。大型、中型和小型國有絕對控股企業的平均全要素生產率分別為1.68、1.45和1.31,而大型、中型和小型國有相對控股企業的平均全要素生產率則分別為1.64、1.44和1.33,均表現出大企業更有效率的基本特征。

??????最后,央企在盈利能力和生產率上均優于地方國有企業。根據《中國工業經濟統計年鑒》,2013年央企平均銷售利潤率為6.12%,而地方國有企業銷售利潤率僅為4.18%。而根據工業企業數據庫的測算結果,1998年-2007年間,中央企業中國有獨資、國有絕對控股和國有相對控股企業的全要素生產率分別為1.392、1.614和1.559。同一時期,地方國有獨資、絕對控股和相對控股企業的全要素生產率分別為1.266、1.339和1.385,均低于相應類型的中央企業。

?

二、國有混合所有制企業為何更有效率

(一)國有資產比重與混合所有制效率之間存在“倒U型”關系

??????基于勞動生產率和全要素生產率的績效排序表明,國有混合所有制的效率不僅高于國有獨資企業,而且高于民營企業。這一結果說明,生產率和國有資產比重之間并不是簡單的單調關系,而是隨企業國有資產比重下降而先升后降的“倒U型”變化趨勢。本報告進一步通過計量分析驗證了這一推斷:在以全要素生產率為被解釋變量,以國有資本比重及國有資本比重平方項為解釋變量的計量估計中,國有資產比重系數符號顯著為正,而其二次項的系數顯著為負。此外,根據計量估計結果,全要素生產率與國有資產比重間“倒U型”關系的拐點大約在19%處。

(二)兩因素導致國企混合所有制效率較高

??????前文的分析表明,國有混合所有制企業效率高于國有獨資企業。這一結論符合從公司治理、國企社會目標和政策性負擔的角度所進行的理論推斷,即引入非國有資本有助于降低代理成本,并減少政府干預所帶來的企業效率上的負面影響。

??????國有混合所有制企業的效率為何還高于民營企業?市場勢力和信貸配給是形成這一結果的主要原因。市場勢力和融資約束均會影響不同所有制企業之間的效率比較結果。國有企業平均而言有更強的市場勢力和獲取信貸資金的能力。在其他因素都相同的前提下,這傾向于使國有經濟在生產率比較中占優。

1、信貸市場上的所有制差異

? ? ? ?國有部門和民營部門在信貸資金獲取上面臨著不對稱的融資約束。這主要表現在私營企業相對而言更難以獲得較大額度和較長期限的貸款,并且在貸款成本上高于國有企業。為近似反映企業的平均債務融資成本,本報告根據《中國工業經濟統計年鑒》的數據計算了各類企業利息支出占總負債的比重。從結果來看,2013年,私營獨資企業的平均債務融資成本為3.54%,顯著高于其他各類企業;國有獨資企業和國有控股企業的平均債務融資成本分別為2.23%和2.56%,不僅明顯低于私營獨資企業,也小于其他非國有內資企業。

? ? ? ?國有企業與私營企業在投資-現金敏感性上亦有顯著差異。難以獲得外部資金的企業不得不更多地通過內部融資方式來籌集資金。因此,企業投資對現金流的敏感性被視為一個反映企業整體外部資金使用障礙的經濟指標。本報告計算了不同所有制類型工業企業的投資-現金流敏感性指數。該指數的取值即可為正也可為負,取值越大則表明企業面臨越強的融資約束。除港澳臺商和外商獨資企業外,國有獨資企業和國有絕對控股企業具有最低的投資-現金流敏感性指數;各類混合所有制企業的投資-現金流敏感性指數均為負數,但總體來看,國有混合所有制企業的投資-現金流敏感性程度更低;私營獨資企業則表現出正的投資-現金流敏感性。這些結果說明,國有獨資企業和國有混合所有制企業基本沒有面臨很強的融資約束,而私營企業在獲取外部資金上則存在明顯的障礙。

2、市場勢力

? ? ? ?從工業企業的行業分布來看,國有獨資企業以及各種與國有經濟相關的混合所有制企業分布在市場集中度相對更高的行業。基于中國工業企業數據庫所進行的計算表明,私營獨資企業所處行業的HHI指數均值為0.014,在各類型企業中處于最低水平,說明私營獨資企業所屬行業的平均競爭程度最高。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相對控股企業以及國有參股企業所屬行業的HHI指數則分別為0.023、0.023和0.022,均高于其他所有制類型企業所處行業的HHI指數。

? ? ? ?從工業企業個體的市場勢力來看,國有獨資企業和各種與國有經濟相關的混合所有制企業較其他企業而言有更強的市場勢力。平均價格加成率在國有獨資、國有絕對控股、國有相對控股、國有參股、其他非國有混合所有制和私營獨資之間按照嚴格的降序排列。這表明對這些企業而言,國有資產比重和企業市場勢力之間負相關。

? ? ? ?國有獨資和國有混合所有制企業在行政性壟斷行業和具有自然壟斷特征的行業中具有最高的價格加成率。從國有獨資和國有混合所有制企業價格加成率最高的前15個工業行業看,前10個行業均為采掘業、煙草制造業、電力、熱力、燃氣和水的生產和供應業等傳統國有壟斷行業。

? ? ? ?此外,央企的市場勢力明顯強于地方國有企業。基于1998-2009年工業企業數據庫的測算表明,雖然就國有獨資企業而言,央企與地方國有企業的價格加成率基本相當(分別為32.4%和33.0%),但在國有絕對控股和相對控股企業中,央企的平均價格加成率達到38.6%和36.2%,均明顯高于地方國有企業(25.5%和26.1%)。

(三)對國有資產比重和效率的再檢驗

??????上述統計分析表明,國有企業相對更強的市場勢力和較低的融資約束可能是國有混合所有制企業效率高于民營企業效率的主要原因。本報告進一步基于工業企業數據庫,通過計量分析對這一推斷進行了檢驗。這部分計量分析的被解釋變量和解釋變量仍分別為全要素生產率和國有資產比重及其平方項,但重在考察進一步控制市場勢力和融資約束后,效率與國有資本比重間的關系。

??????計量結果表明,控制市場勢力和投資-現金流敏感性指數后,國有資產比重對效率的正面影響被削弱。這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控制投資-現金流敏感性后,效率-國有資產比重的倒U型關系的拐點左移。其次,控制市場勢力后,國有資產比重的系數不再顯著,而二次項的系數估計值為負。此時,國有資產比重的提高對效率只有負面影響。第三,排除國有企業中具有更強市場勢力的央企后,國有資產比重的系數同樣不再顯著,而二次項的系數估計結果仍為負值,說明國有資產比重與效率之間顯著負相關。

? ? ? ?上述結果說明,國有資產比重對效率的正面影響主要來自與國有經濟相聯系的市場勢力和低融資約束。進一步的估算表明,就國有獨資和國有控股企業而言,市場勢力對生產率的貢獻為14%,而融資約束對生產率的貢獻率則不到1%。這說明市場勢力是國有混合所有制企業效率高于民營企業的最主要原因。

?

三、從公司治理視角探析混合所有制國企績效

(一)股權集中度與上市公司績效

? ? ? ?在國有混合所有制上市企業中,國有股股權集中程度越高,則企業有更高的生產率。根據上市公司數據,2003-2014年間,國有混合所有制的上市公司中,國有股在所有股份中所占比重平均為35.60%,而國有控股公司的平均國有股比重則達到42.71%。國有股股權集中程度的增加,國有混合所有制企業的全要素生產率相應上升:國有股股權比重在0%至20%之間時,企業平均全要素生產率為65.105;國有股股權比重位于20%至40%之間時,平均全要素生產率為70.386;國有股股權上升至80%至100%之間時,企業平均全要素生產率為94.504。

? ? ? ?在國有混合所有制上市公司中,非國有股的股權集中程度同樣與全要素生產率正相關。本報告將非國有股股權集中度定義為前三大非國有股持股方的股權比重之和。雖然在0%-60%區間內生產率的波動幅度較小,但隨著非國有股股權的進一步提高,生產率均值顯著上升。非國有股股權集中度在40%至60%之間時,企業平均全要素生產率為68.449;非國有股股權集中度處于60%至80%之間的企業,平均全要素生產率為78.335;非國有股股權集中度位于80%至100%之間時,企業平均全要素生產率為113.182。

???????進一步的計量檢驗驗證了上述結論。計量分析的結果表明:國有股股權和非國有股股權的集中均能提高上市公司的全要素生產率;進一步將國有股區分為國有法人股和國家股可以發現,國有法人股股權集中度與生產率正相關,而國家股股權集中度與生產率的關系則不確定;從股權集中的影響效果的對比來看,非國有股股權集中度的影響與國有法人股集中度的影響基本相當,而國家股股權集中的影響則較弱。

(二)內部人激勵

? ? ? ?本報告進一步以上市公司數據為基礎,分析內部人激勵對企業生產率的影響。常見的內部人激勵手段為股權激勵和薪酬激勵。使用萬得上市公司數據的計量分析表明:第一,從管理層激勵來看,薪酬激勵對于提高國有控股和參股上市公司的效率有顯著的正面影響;第二,雖然從經濟意義上來看,高管持股對效率提升的作用平均而言高于薪酬激勵,但這種激勵方式在國有控股和參股的上市公司中不具備統計上的顯著性;第三,員工持股對于提升國有控股和參股上市公司的效率有一定的正面作用,但在全樣本下不顯著。形成這一結果的一種可能性在于,國有企業普通員工薪酬績效激勵上的相對無效性使得股權激勵成為更加有效的補充性激勵手段。

?

四、加快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步伐

(一)國企不再是“低效率”代名詞

? ? ? ??第一,國有企業不再是“低效率”的代名詞。一些國有控股企業,尤其是央企,其經濟效益甚至好于一些民企,至少總體上國企和民企之間的效率差距在縮小。

? ? ? ?第二,國有企業的盈利具有明顯的行業、規模和身份特征。從各工業行業的企業平均績效來看,具有高盈利能力與高生產率的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普遍位于具有壟斷性特征的行業。企業規模與國有企業全要素生產率之間正相關。央企在盈利能力和生產率上均優于地方國有企業。

? ? ? ?第三,混合所有制國企效率高于民營企業的兩個最主要原因是貸款優惠政策和市場勢力。混合所有制國企可以憑借國企地位獲得更低的融資成本。混合所有制國企所處行業很大程度上是高度壟斷的行業。在控制市場勢力和投資-現金流敏感性指數后,國有資產比重對效率的正面影響被削弱,即國企股份的優勢不再明顯。此外,在其他條件相同的前提下,企業中非國有經濟比重的提高則傾向于增進企業生產率。

? ? ? ?第四,員工持股對于提升國有控股和參股上市公司的效率有一定的正面作用。計量回歸分析表明,員工持股比例在國有控股和參股企業樣本下對企業生產率有顯著為正的效應,但在全樣本下不顯著。一種解釋是,國有企業普通員工薪酬相對固定,使得股權激勵成為更加有效的補充性激勵手段。

(二)加快改革步伐,明確國企的定位

? ? ? ?加快國有企業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步伐,特別是加快壟斷性行業的國企混改步伐。目前來看,競爭性行業的國企混改比較有效,其效率顯著高于純國有企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民營資本的進入有助于規范國企的公司治理機制。下一步的重點是推進壟斷性行業的國企引入民營資本,加速混合所有制改革步伐。

? ? ? ?將國企分類改革思路與完善市場競爭環境結合起來,通過營造競爭性市場環境給國企改革提供動力。目前國企改革的總體思路是,將所有國企分為商業類和公益類。要警惕有關部門為了既得利益,將所有在壟斷性行業享有市場勢力的國企全部劃入“公益類”,從而延緩了國企改革步伐。我們建議,對那些“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進行科學的細分,并作為“負面清單”向社會公布。絕大部分國企應該屬于商業類,應該通過市場競爭的外部環境來改進效率,以市場化的手段來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

? ? ? ?加快國有企業的薪酬改革步伐,使國企員工的薪酬能夠反映實際生產率。目前,由人社部牽頭組織的國企薪酬改革方案尚未出臺。我們的研究表明,國企目前的職工薪酬難以全面反映其生產率,缺乏顯著的激勵效果,因此職工持股才成為一種補充激勵手段。應該優化職工薪酬結構,例如提高獎金或津貼的比例,減少固定工資的比例,使薪酬能夠成為激勵員工積極性的基礎手段,這符合市場經濟基本原則。

? ? ? ?先市場化改革,再推行股權激勵。由于國企資本金盤子太大,極少數股份很容易被稀釋,難以發揮股權激勵的正常效果。太多員工持股,則容易導致小股東的搭便車行為。而且,很多國企處于行政性壟斷行業,這些員工已經享受了穩定而豐厚的工資福利,再對他們實行股權激勵,可能導致利益固化,引發社會不公情緒。因此,對于競爭性國企,可以推行員工持股;但是對于壟斷性國企,應該先進行市場化改革,然后再推行員工持股。

? ? ? ?要從根本上改革國企,必須明確國企的定位。如果國企仍然要承擔社會和經濟職能,而不是承擔單一職能,那么多任務代理模式下,國企不可能成為純粹追求效益或者降低成本的市場化主體。更重要的是,只要國企仍然承擔政治和社會職能,就不可能完全做到“政企分離”,就不可能與民企平等競爭。我們的建議是,少部分國企承擔政治和社會職能,它們應該被劃入公益類國企,作為“特殊企業”存在,不參與市場競爭;大部分國企應該只承擔經濟職能,它們應該被劃入商業類國企,由市場競爭來決定其去留。

??????(劉小魯為中國人民大學國發院研究員、企業與組織研究中心研究員、經濟學院副教授;聶輝華為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副院長、經濟學院教授)

??????作者:劉小魯?聶輝華

?

    <menuitem id="k6ttf"><div id="k6ttf"><menu id="k6ttf"></menu></div></menui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