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掃一掃,添加麥肯咨詢微信公眾號
 客戶熱線
- 0871-63179280
 地址
- 昆明市永安國際大廈33樓01室(穿金路小壩立交北側)
 傳真
- 0871-63179280
 
一、 董事會工作報告
2020 年,公司董事會嚴格按照《公司法》《公司章程》和《董 事會議事規則》等法律法規、國資監管規定及公司制度等規定, 認真履行市國資委賦予的董事會職責,切實維護公司利益,勤勉盡責開展工作,全面完成了市國資委下達的各項指標任務。主要工作成效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全力克服疫情影響,規模實力實現歷史性跨越
面對疫情沖擊,積極部署、科學應對,團結一心、迎難而上,最大程度克服疫情不利影響,有效發揮經濟社會“穩定器”“壓艙石”作用。截至 2020 年 12 月 31 日,公司總資產 8454 億元, 營業收入 2149 億元,實現利潤總額 279 億元,各項經營指標再創歷史新高。2016-2020 年,公司總資產從4006 億元增長到 8454 億元,凈資產從 1748 億元增長到 3528 億元,營業收入從 428 億 元增長到 2149 億元,利潤總額從 151 億元增長到 279 億元,四項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分別達 111%、102%、402%、85%,超額完成規劃目標任務,成功躋身世界 500 強。
(二)加快科技金控平臺建設,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不斷增強
圍繞科技和產業創新發展需要,著力構建全方位、全鏈條、 全要素的多功能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國信證券增資 150 億元實現滿額募資,資本實力顯著提升,逐漸發展成為服務科技創新型企業上市融資家數最多的券商。高新投和擔保集團成為行業“雙龍頭”,累計為 6 萬家企業提供金融服務金額超萬億元。國任保險科技保險業務占比持續提升,盈利能力不斷增強。新設全國首家地方新型資產管理公司,打造金融風險化解平臺;銀行、金融租賃公司收購工作有序推進。天使母基金規模增至 100 億元,成為 國內規模最大和最具影響力的天使投資引導基金,覆蓋天使、 VC/PE、并購等企業發展全生命周期的千億級基金群全面建成。積極落實市政府“四個千億”計劃和紓困共濟任務,從股權和債權兩方面累計向 320 家企業提供超 400 億元資金支持,在服務民營經濟穩健發展、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深入實施“一區多園”戰略,為科技產業發展提供肥沃“土壤”
按照“拿地即開工、開工即決戰”的要求推進重大項目開發運營,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加快建設,完成深圳園區投融資方案,釋放一批科研空間,高端創新資源加速積聚;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中央綠軸和 C 塔項目順利動工;香蜜湖北區深圳國際交流中心正式啟動建設,一批城市未來地標正在形成。深圳灣核心園區全面建成,輕資產輸出項目加快落地;聯合華為運營鯤鵬產業源頭創新中心,產業生態持續優化。加快國內重點區域項目布局,東莞、保定、武漢等異地園區穩步推進,深圳灣(保定)創新中心正式運營。推動硅谷、比利時海外科創中心運營,全球創新資源導流體系日趨完善。目前,全系統共有園區 50 多個,已建成建筑面積約 600 萬平方米,規劃總建筑面積約 3000 萬平方米,提供了多層次產業空間保障體系。
(四)加大資本運作和產業培育,國有資本布局不斷優化
全力推進系統企業整合重組,將“十三五”期初的 67 家存量直屬企業整合至 21 家;穩妥推進下屬商業類企業混改,深圳環保成功完成混改引戰。實施“上市公司+”戰略,水規院 IPO 順利過會,完成賽格集團股權劃轉,控股境內外上市公司 12 家。持續做強做優新興產業和高端服務業,賽格集團加快半導體、檢驗檢測等業務布局,深紡織超大尺寸偏光片項目建成投產,深圳環保 寶安基地項目一期完成竣工驗收。會展中心克服疫情影響,舉辦 高交會、海博會等重要展會,五洲賓館等酒店企業圓滿完成“特區建立 40 周年”等重大活動保障工作。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本部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正式掛牌,全系統建成創新載體達 60 個。公司成功入選“中國生產力發展十大卓越企業”。
(五)對標國際一流優化體制機制,探索國企改革新路徑
統籌推進對標淡馬錫、“雙百行動”和區域性綜合改革試驗、 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等改革任務,重點在授權體制、公司 治理、選人用人、激勵約束等方面探索實踐、形成示范。公司本部面向全球選聘副總經理,中層副職公開競聘上崗,推動商業類企業經營班子整體市場化選聘,本部和直屬企業經理層成員任期 制和契約化管理實現全覆蓋,健全完善企業長效激勵約束機制, 企業發展活力動力充分釋放。公司改革經驗成果被國務院國企改革領導小組印發推廣,獲評“全國‘雙百企業’三項制度改革評估 A 級企業”,入選國務院國資委《國企改革“雙百行動”案例集》并作為地方國企代表分享成功經驗,蟬聯“中國企業改革發展優秀成果”一等獎,國務院國資委郝鵬書記點名表揚投控公司是 全國國企“改革尖兵”。
(六)全面推進卓越董事會建設,公司治理水平持續提升
全面完成公司《章程》和《董事會議事規則》等配套制度修訂,固化授權放權事項,進一步規范出資人、黨委會、董事會、 監事會、經理層等治理主體權責邊界,確保公司經營決策依法、 合規、高效。加強高級管理人員經營業績考核,實現高管人員差異化考核、強制化分布。持續推進卓越董事會建設,強化問題研究、制度執行和履職服務,切實督導下屬企業持續提升董事會規范運作水平。
二、核心競爭力分析
(一)規模體量大,資信狀況良好
公司經營狀況穩定,盈利水平較高,債務結構合理,連續三 年獲惠譽、標普、穆迪 A+、A 和 A2 的主體信用評級,融資成本 保持地方國企最優水平。公司資產負債率保持在 60%以下,持有強流動性的貨幣資金和金融資產,包括中國平安、國泰君安、南方基金、華潤信托等優質企業的股權,具有較大的資本運作騰挪空間。
(二)主業優勢突出,協同效應較強
公司業務主要集中在科技金融、科技園區、科技產業三大板塊,科技金融板塊集中了深圳市屬國資主要的金融和類金融資源;科技園區板塊擁有規劃設計、投資開發、運營管理的完整產業鏈條;科技產業板塊擁有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環保科技 等一批優質企業,在開展資本運作、業務板塊協同、資源配置優 化等方面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三)品牌知名度大,市場影響力強
公司于 2020 年入圍《財富》“世界 500 強”榜單,成為深圳市屬國企首家世界 500 強企業。控股高新投、擔保集團等一批細 分行業的領先企業,以及國信證券、深國際、深物業、深紡織、 怡亞通、天音控股、英飛拓、力合科創等 12 家上市公司,“深圳灣”成為國內知名園區品牌,園區開發運營模式在全國復制推廣。
(四)外部環境優良,未來前景廣闊
公司作為深圳市屬國有資本投資公司,逐漸發展成為服務深 圳科技創新和產業培育的平臺。“十四五”時期,深圳面臨“雙 區驅動”“雙區疊加”重大歷史機遇,深圳國資國企正在全面推 進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公司開展對標淡馬錫、國資國企“雙百行動”和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等綜合改革,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五)管理規范有序,發展動力充足
公司以戰略管控為導向,構建了前中后臺互為支撐的組織架構,強化了投融資、產業培育、資本運營、戰略管理、風險管控等“五大總部能力”,并在授權體制、公司治理、選人用人、激勵約束等方面先行先試、率先突破,充分調動了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分類分步”推動下屬企業建立增量分享、項目跟投、重大項目節點、限制性股票等激勵工具,激發企業發展活力動力。
三、公司未來發展展望
“十四五”時期,公司將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國資委工作部署,搶抓深圳“雙區建設”和綜合改革試點重大歷史機遇,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進一步做強做優“科技金融、科技園區、科技產業”三大產業,優化“科技創 新資源導入+科技園區+科技金融+上市公司+科技產業集群”五位 一體商業模式,完善以科技金融為“陽光雨露”,以科技園區為 “土壤”,以科技產業為“種子、幼苗和樹木”的全生命周期產業生態體系,以資本運營為紐帶,增強三大產業協同效應,全面提升核心競爭力,加快建成國際一流國有資本投資公司。
(一) 描繪一個愿景
爭做深圳全球標桿城市戰略的執行者,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推動者,打造產業結構合理、商業模式清晰、 綜合優勢突出、管理規范高效的國際一流國有資本投資公司。
(二)建設兩大平臺
打造科技創新產業培育平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平臺,提升主動投資能力,優化國有資本布局,放大公司“服務大局、服務城市、服務產業、服務民生”效能。
(三)增強三大使命
圍繞聚合資源、培育產業和服務城市的發展使命,積極推動創新要素資源集聚,完善新興產業投資布局,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上服務深圳“雙區”建設。
(四)聚焦四大領域
圍繞科技金融、科技園區、科技產業和資本運營四大業務領域,打造特色鮮明的優勢企業和產業集團,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創新力和影響力。
同時,提出以“總部建設、協同發展、創新驅動、外部拓展、 綜合改革、人才強企、數字化轉型、國企黨建”為支撐的實施路徑,探索建立戰略閉環管理體系,確保戰略方向不偏離、措施不走樣,支撐公司在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道路上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