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掃一掃,添加麥肯咨詢微信公眾號
 客戶熱線
- 0871-63179280
 地址
- 昆明市永安國際大廈33樓01室(穿金路小壩立交北側)
 傳真
- 0871-63179280
 
《2015年中國城市避暑旅游發展報告》(下稱“《報告》”)于2015年6月30日在《旅游衛視》發布。《報告》回顧了2014年避暑旅游的發展情況,認為全國避暑旅游關注度不斷提升,避暑旅游經濟持續升溫。表現為避暑是夏季旅游市場的主旋律,同時,基于互聯網發展的旅游信息檢索越來越成為游客獲取旅游信息的渠道。旅游在線運營商對避暑旅游市場的熱點、主題嗅覺靈敏,避暑旅游疊加炎熱的夏季和學生暑假,從而成為各電商競相追逐的熱點,各主要在線運營商無一例外地將避暑旅游作為其夏季主推的活動。2014年避暑城市夏季旅游市場表現突出,主要表現為:暑期旅游市場規模較去年同期進一步擴大;暑期旅游市場地位凸顯,各項指標占全年比重逐漸增加;暑期旅游期間,機場、鐵路、汽車等旅游交通接待規模逐年增長;各地避暑旅游季活動受到游客的認可,與此同時,各避暑城市也不斷強化避暑季活動的內涵。
根據調查、研究,2015年避暑旅游市場需求特征表現為:
1)入夏提前,避暑旅游市場啟動時間延遲。據國家氣候中心預測,今年入夏提前,市場對避暑旅游的關注也隨之提前,但受閏月及暑假安排影響,實際避暑旅游出游時間可能會延遲到6月底至7月初。
2)需求釋放提前,避暑旅游“峰—谷差”縮小。2015年端午節與周末自然銜接,形成三天小長假,又恰好撞上父親節,此時大多數自主招生考試也已經結束,家庭游、畢業游、休閑避暑游等多主題疊加使得端午提前釋放了一部分避暑旅游需求。在市場特征上表現為避暑旅游高峰會被削弱,低谷有所上升,從而縮小了避暑旅游高峰與低谷的差距。
3)游客對避暑旅游認識更加理性。隨著避暑旅游的發展和市場的逐漸成熟,游客的需求不再是懵懵懂懂,對避暑旅游的認識更加理性,不再僅限于圖個“涼快”,需求更加豐富多元,更加注重避暑體驗、更加注重避暑休閑度假、更加注重安全。
《報告》建議:要強化三個認識,一是暑期旅游不等于避暑旅游。暑期旅游即在暑假期間的旅游,雖然從內容上講,涵蓋了避暑旅游,但強調的是時間概念。而避暑旅游,雖然時間上也是暑期,但其內容有專門的指向,即以避暑為主要目的而開展的旅游、休閑度假等。目前,市場上很多的產品及宣傳往往指向前者,通過與旅游供應商的訪談等,市場上真正意義上的避暑旅游產品較為缺乏,往往只是將過去已有的一些線路、產品等換個名稱組裝,“新瓶裝舊酒、換湯不換藥”。二是避暑旅游不等于避暑經濟、避暑產業。避暑旅游是避暑經濟、避暑產業的重要內容,狹義的避暑經濟可理解為避暑旅游,而廣義的避暑經濟、避暑產業則范疇更廣,包括避暑地產、反季節農業、節事會展、避暑康療養、避暑休閑度假等關聯行業,目前這些關聯行業也都有所發展,各地及相關企業認識也較為充分。需要高度關注的關聯行業是避暑裝備制造業。如冰箱、冷柜、空調,防暑降溫飲品,傳統醫藥,泳裝、太陽鏡、雨傘、花露水等夏季戶外用品的生產與制造。青島可依托海爾集團,葫蘆島可依托泳裝產業,貴陽可依托王老吉、可口可樂生產基地等發展、深化避暑經濟、避暑產業。三是避暑產業的進一步深化可發展氣候經濟、氣候產業。相比避暑產業,氣候產業是以氣候為優勢資源發展形成的產業及其集群。貴陽大數據產業是氣候產業典型案例。
同時要強化避暑旅游目的地和產品支撐,不僅要做到數量充足,還要強化避暑產品的文化內涵。我國古代及近現代有豐富悠久的避暑文化基因。
用足用好暑假,加大暑期避暑+研學旅行產品開發,推出若干避暑研學示范基地和相關研學。
最后,要固化避暑“健康游”概念。強調在夏季出游是一種積極的避暑、養生游,將暑假回歸到出游時間保障的概念上,一定程度上可以“回補”因暑假制度調整帶來的避暑旅游市場的變化。因此,在宣傳上,特別要宣傳引導旅游者建立夏季涼爽氣候與人體健康重要關系的認知,將避暑健康游的概念固化下來。
2015年新增了10個樣本城市。依據中國氣象局全國359個基準站數據,根據氣候舒適度及旅游業發展情況,結合課題組前期研究,最終確定了:普洱、安順、威海、呼倫貝爾、大理、丹東、阿勒泰、晉城、葫蘆島和佳木斯十個城市。課題組認為這十個城市夏季也值得旅游者選擇前往。
2015年7月份排名前十五位的城市分別是昆明、大連、青島、貴陽、煙臺、哈爾濱、長春、吉林、呼和浩特、麗江、大同、沈陽、承德、秦皇島和西寧。
2015年8月份排名前十五位的城市分別是昆明、哈爾濱、長春、大連、貴陽、呼和浩特、大同、延安、青島、承德、太原、吉林、煙臺、銀川和沈陽。